细胞融合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。目前常用的细胞融合方法包括转动法和离心法,通常以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比例为1:1至10:1,最常用的比例为3:1或5:1。
1. 所需试剂与材料
(1) 供融合用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。
(2) 1640培养液100ml。
(3) 完全1640液100ml。
(4) 25% FCS-1640液50ml。
(5) HAT培养液100ml。
(6) 50% PEG:使用分子量为4000的高纯度PEG(如日本进口或Serva)的10g,放入25ml瓶中进行高压灭菌;使用前将其与10ml预热至40℃的1640液等量混合,使用酚红检查pH值,一般情况下无需调节。如果pH发生变化,可用HCl或NaHCO3进行调整。
(7) 准备10ml和50ml的灭菌沉淀管或瓶。
(8) 40孔塑料培养盘。
2. 操作步骤
尊龙凯时在细胞融合的操作过程中,遵循以下步骤:
(1) 准备脾细胞。
(2) 在50ml沉淀管中,将1×108脾细胞与1×107小鼠骨髓瘤细胞混合,并加入50ml的25% FCS-1640液。
(3) 在室温下以400g的离心力离心3分钟,以使细胞沉淀。
(4) 移去上清液。
(5) 轻轻敲击管底,使沉淀分散,然后将沉淀管置于40℃水浴中,以达到融合温度。
(6) 加入8ml预热至40℃的50% PEG,用1ml吸管缓慢滴加,同时轻摇沉淀管,观察是否出现颗粒,滴加时间要求持续2分钟。
(7) 加入1ml的1640液,边加边摇动,持续1分钟。
(8) 重复第(7)步一次。
(9) 加入1ml的1640液,边加边摇动,持续0.5分钟。
(10) 再次重复第(9)步。
(11) 加入15ml的1640液。
(12) 在室温下,以400g的离心力离心1分钟,使细胞沉淀。
(13) 去除上清,轻轻敲击管底,加入25ml含有HAT的完全1640液。
(14) 将融合的细胞液每孔滴加到前一天种有饲养细胞的40孔塑料培养盘中,每孔1滴(约0.05ml)。
(15) 轻轻摇匀后,将其置于5% CO2饱和湿度的37℃恒温箱中培养。
(16) 在第3、6、9、10天更换含HAT的完全1640培养液,注意轻吸取上清液,避免将固定在孔底的细胞吸出。如有需要,可适量加入饲养细胞。
(17) 在第12、15天加入含有HAT的完全1640培养液。每次换液前需用倒置显微镜观察,约需10天便可观察到杂交瘤细胞的生长。大多数杂交瘤细胞在10~20天内出现,但有些可能需要1个月左右。在杂交瘤细胞出现后,需吸取上清液并检查抗体。
(18) 对于继续生长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增殖传代。在传代过程中,视情况可取消HAT液和完全1640液,改用10% FCS-1640液。同时进行液氮保存和克隆化,每代都需检查抗体以防止抗体细胞的变异和丢失。
借助尊龙凯时的细胞融合技术,科研人员可以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更高效地开发新型抗体,为临床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。